從虛構幻想中細訴現實,《銀河騎士傳》首兩集觀後點評
幻想不離現實,打分也認真
科幻類型的動畫是一種常見的題材,卻也因為此類題材太常用而變得處理起來相當考原作者和製作組的功夫。如果主角的能力設計得太過強大,每次和敵人對陣都如斬瓜切菜般輕易應對,讀者很容易生厭;相反如果太寫實,就會失去看科幻系動畫的原意。筆者認為,箇中的關鍵在於如何在人物,機械,敵人和劇情之間取得平衡。用遊戲來比喻,整個故事就像邀請觀眾玩作者創作的一場遊戲。讀者要按照作者設下的遊戲規則(科幻設定)去享受遊戲(劇情),但規則上的具體細節(主角的能力及敵人的的強度)要公平。不可以過於一面倒向某種玩家(突然爆發小宇宙/面上加條疤就木乃伊都翻生),要令每種玩家都有出局(領便當)的可能性。筆者雖然沒有看過太多追求寫實風格的科幻機械人動畫,就以看過《機動戰士高達》UC系列及《反逆的魯魯修》而言,深信日本動畫界對這類作品會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及水準。
故此筆者特別想強調對第一集劇情上並沒有太過言過其實的描寫,即使主角在舊制一七式衛人模擬訓練中多次奪得完美的99999最高分,也擺脫不了換了新制一八式後得分立刻插水的現實。換了個工作環境後對人的影響之大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很常見嗎?
當戰鬥是必然,和平就是異端
生於戰後時代的大家(相信不會有讀者生於戰爭時代吧…如果有,筆者對這位前輩能花時間看本人的拙作感到榮幸)應該對和平想成理所當然,從普世價值觀或地球現在的狀況來說發動戰爭的代價都過於巨大。對於深受二戰影響的人民來說發動戰爭的戰犯更加是惡魔的代名詞,反戰及和平的口號也是不爭的價值取向。然而,當客觀的環境迫使戰爭成為生存的唯一手段時,宣揚和平就成為了異端邪說。《銀》的故事當中刻意描寫一班要求解除武裝並反對戰事的群眾被一般市民報以奇異的目光,原因呼之欲出:缺少了機動武裝「衛人」,莫說與「奇居子」對抗,人類就連採堀冰塊水源也難以進行。人類為了生存下去甚麼手段也會採用。筆者在此需表明自己也是一個和平捍衛者(鐵),但也不得不認同現實社會的真實一面:人類的堅持的立場不是和平或戰爭,而是對自己生存有利的一方。
撇除了裝甲,餘下就是赤裸裸的人性
《銀》的故事不時穿插「衛人」駕駛員訓練班之中的種種恩怨情仇。劇情中提及「希德妮亞」曾與「奇居子」前後發生多次重大戰事,當中先代的一七式衛人「繼衛」因多次立功而被視為名機並作展示用,而將「繼衛」視為追趕目標的高材生岐神 海苔夫則對毫無任可成績可言的插班生主角能立即當上「繼衛」的專屬駕駛員而懷恨在心。海苔夫(其實我真係懷疑作者係咪食住野念呢個名出黎…)即使作為訓練班成績的第一名學生,雖沒有怨恨人的特權,卻有怨恨人的理由:就像《觸讋說趙太后》的戰國故事一樣沒有為趙國立過功的長安君當太子時就能有錦衣玉食,繼位的時候又如何服眾?
O騎掌位,邪到累低
作品中另一吸引筆者的亮點在於原創的衛人機動戰術態勢-「掌位」,為數位甚至多位的「衛人」圍圈後以手及手臂互握而成。通常由一班(四騎)組成,故常稱「四騎掌位」,以提高機動力作長距離航行之用。有趣的是各班中流傳如果沒有和初見面的人先握手就進行「掌位」連結的話,便會有不詳的事情發生。這不禁令筆者想起很久以前的一個聽聞:據說某大學某科學學系中有教授篤信風水學說,會在自己學生的實驗室四角放置風水擺設。當中萬千矛盾不言而喻。難道教授本人心智失常?筆者卻表示理解:當一個人需要在強大壓力和未知的恐懼中生存下去,他/她需要的,是心靈上的寄托。更何況,不詳的事真的發生在眼前。
筆者自問自己也不過是漫長人生中的初學者,只是樂於細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對於身邊不時有人生的前輩予以教誨和提醒深感感激。看過《銀》後更加確立一個信念:只要適當去理解,很多事情包括動漫畫,都有對自己人生有益的可取之處。
※《シドニアの騎士》官方網頁
©东亚重工动画制作局
©TSUTOMU NIHEI・KODANSHA/KOS PRODUCTION COMMITTEE